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物聯網和機器人等領域具有廣泛需求, 其發展具有小型化、輕量化、柔性化的趨勢, 然而便攜式、持續穩定的能源供給方式是限制其應用的瓶頸問題。
基于水伏效應的新型環境能源捕獲技術為解決可穿戴設備的持續能源供給問題提供了新的機遇。相關研究表明, 碳納米材料在對水能的轉換與利用中展現了獨特的優勢.。
近日,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馮思佳等以導電炭黑為水伏材料, 通過簡易的浸涂法及材料表面浸潤性調控, 制備了水伏效應和原電池反應產能機制協同作用的可編織柔性纖維狀水伏納米發電機。
纖維狀水伏納米發電機的制備流程圖
其在純水及多種鹽溶液中均能實現持續穩定的產電, 突破了目前水伏發電機對于水源中極低離子濃度要求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 該水伏納米發電機可以利用人體汗液直接發電, 有望作為柔性可穿戴設備穩定的能源供給方式, 解決柔性電子器件的持續能源供給問題。相關研究成果以《可編織柔性纖維狀水伏納米發電機》為題于10月29日在《中國科學·技術科學》進行了網絡首發。
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青年科學基金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