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ST能源與環境優秀論文。包括:固廢處理、催化化學、煤熱解、煤燃燒、煤基材料、一體化煤氣化燃料電池等領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IJCST)創刊于2014年,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煤炭學會主辦,發表地質、采礦、機械、化工、能源、環境等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和高質量綜述,為全球從事相關領域的學者提供國際交流平臺。目前,IJCST已被ESCl、Ei、Scopus、CSCD、CAS、GeoBase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和檢索系統收錄,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官方網址:www.springer.com/40789
聯系方式:
王婉潔 Email:wangwanjie@chinacs.org.cn Tel: 13810006446
陶賽 Email: taosai@chinacs.org.cn Tel: 18610558226
人們需要新的可持續能源系統應對全球能源和環境挑戰,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氣候變化。氫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當氫氣被用來產生能量時,唯一產物是純水。然而,每產生1噸氫氣,就會排放9~12噸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分子產生氫氣是一種可持續的方法,而且不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
針對西北 750k V 送端大環網輸電距離長、穩定水平低、無法滿足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和外送要求的問題,研究論證了聯網通道上加裝串聯和并聯無功補償裝置的優化措施。首先從提高西北 750k V 送端電網輸電能力和穩定水平的角度,提出在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第二通道上加裝串聯無功補償裝置的優化方案,以滿足 2020 年規劃開發的光伏和風電外送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針對靜止無功補償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靜止同步補償器和調相機 3 類并聯無功補償裝置,從裝置特性及模型、提升系統電壓穩定性和電網輸電能力、技術經濟性等不同角度進行選點和選型研究,提出在柴達木站加裝 SVC 作為推薦的配置措施。所提出的串聯和并聯無功補償措施已納入電網建設前期工作,對于保障西北電網及青藏直流安全穩定運行具有工程意義。
神州機械注冊資金1億元,形成了以干法選煤新工藝、新裝備研發、選...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出版傳媒集團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